百学吧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黄甲阙榜

黄甲阙榜

又称吏部黄甲榜。宋代吏部注授新及第人差遣所颁布的文榜。殿试毕,吏部开具合格人姓名、甲次、名次,以及各人所注授差遣,揭榜公布,称“黄甲阙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姚

    632—705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字令璋。姚思廉孙。高宗时为秘书郎、中书舍人。武周时,累官文昌左丞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自高宗永徽以后,起居郎、起居舍人常不能预闻内阁议论政事,《起居注》仅能从敕

  • 陈镒

    1389—1456明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字有戒,号柏轩、介庵。永乐进士,授御史。历官湖广、山东、浙江副使。正统九年(1444)进右都御史。三镇陕西,有誉望。景泰三年(1452)召还京,加 太子太

  • 孙亮

    即“会稽王”。

  • 汉任尚碑

    东汉碑刻。1957年发现于新疆巴里坤松树塘。碑高1.48米,宽0.7米。青黑色。碑面不平。碑文五行,行十三字,隶书体,字迹多漫漶。然“汉平夷碑”、“惟汉永元三年(91)”、“任尚”等字清晰可辨。任尚曾

  • 普通学报

    杂志名。上海《亚泉杂志》续刊。清光绪二十七年十月(1901.11)出版,月出一小册,木刻印刷。杜亚泉主编。由原专刊自然科学改为综合性杂志,设经学、史学、文学、算学、格物学、博物学、外国语学等门类。介绍

  • 干草会

    干(斡)清末晋南农民组织。因以干草烧劣绅房屋,故名。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后,山西高平、长治、沁县、泽州(今晋城)等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,自带干草和木棍,焚烧本村本乡劣绅房屋,打击土豪劣绅的气焰。

  • 话本

    说话艺术的文字底本。话即故事。唐话本以散文叙述故事为主,很少用韵文配合。《敦煌变文集》中的《庐山远公话》、《韩擒虎话本》、《唐太宗入冥记》、《叶净能话》等皆是。宋代演变为说话艺人讲故事之底本,即白话小

  • 高邮州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降高邮府置。省附郭高邮县。治今高邮市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、兴化、宝应、金湖等市、县地。清属扬州府,不辖县。1912年改为高邮县。

  • 南京工部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十九年(1421)迁都北京后,于南京留置。洪熙元年(1425),去“南京”二字,复置为工部。正统六年(1441),再复永乐之制。设尚书一人,右侍郎一人,司务厅司务一人。下设营缮、虞衡、都

  • 相度

    宋公文用语,意为考虑、分析,一般要求分析某事后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