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学吧>中医中药>中医典籍>幼幼新书>热渴第七

《幼幼新书》热渴第七·

《巢氏病源》热渴候∶小儿血气盛者,则腑脏生热,热则脏燥,故令渴。

《小方脉》论小儿渴病,其病吃水太多,腹胀后泻。此病吃水不归小肠,却入大肠,大肠受五谷不受水;小肠受水不受五谷。此病皆惜抱损得心脏热,心与小肠合,小肠亦受热。小肠气热,其气上行奔胃口,致孩子吃水,其水待奔小肠,被小肠气热渗泄不及,转入大肠。如医先下淋药,后下凉心脏药,然后止渴乃效。

《经验方》治大人、小儿一切渴。

上用大牡蛎不计多少,于腊月端午日黄泥裹 通赤,放冷取出为末,活鲫鱼煎汤调下一钱匕。小儿服半钱匕,只两服瘥。

《圣惠》治小儿心肺积热,渴不止,咽喉干痛。黄连散方黄连(去须)射干升麻茯苓麦门冬(去心,焙) 元参甘草(炙微赤,锉)桑根白皮(锉)黄芩(各半两)

上件药捣,粗罗为散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入青竹叶七片,煎至五分去滓;入蜜半合,更煎一、二沸。

放温,时时与儿呷之。

《圣惠》治小儿心肺热,壅闷烦渴不止。麦门冬散方麦门冬(去心,焙)栀子犀角(屑)知母甘草(炙微赤,锉)黄芩(各半两)

上件药捣,粗罗为散。每服一钱,水一小盏,入竹叶七片,煎至五分去滓。不计时候,量儿大小以意分减,温服。

《圣惠》治小儿壮热渴不止。芦根散方芦根黄 (炙,锉)人参(去芦头)甘草(炙)麦门冬(去心,焙)知母(各半两)

上件药捣,粗罗为散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入竹叶七片,粟米一百粒,煎至五分,去滓。不计时候温服。量儿大小以意加减。

《圣惠》治小儿热渴不止。煎银饮子方

银(五两)石膏寒水石蚕蛹茧(各二两)

上件药,以水三升,入银石三味,煎至一升去银石;次下蛹茧,煎至七合去滓。每服半合,不计时候,温温服之。量儿大小以意加减。

《圣惠》治小儿热渴不止,烦闷。栝蒌根散方

栝蒌根(三分)黄芩知母(各半两)

上件药捣,粗罗为散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入小麦粟米一百粒,煎至五分,去滓。不计时候温服。

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。

《圣惠》又方

栝蒌根(三分)黄芩(半两)小麦(半合)

上件药都锉,以水二大盏,煎取一盏,去滓。不计时候。量儿大小分减温服。

《圣惠》又方

生葛汁竹沥(各二合)

上件药汁,相和令匀,不计时候服半合。量儿大小以意加减。

《圣惠》治小儿热渴不止。腻粉散方

腻粉(一分) 皂角(一挺,不 ,可长七八寸者。去黑皮,涂酥、炙令香熟)

上将皂角捣,罗为末,入腻粉同研令匀,不计时候,以温水调下一字。量儿大小,以意加减。

《圣惠》治小儿热渴久不止。石莲散方石莲心(三十枚,炒令黄)浮萍(一分)

上件药都以水一中盏,入生姜少许,煎至六分去滓。每服半合,徐徐服之。看儿大小以意加减。

《圣惠》又方

上用葛根半两细锉,以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去滓。不计时候,分减温服。

《圣惠》治消渴饮水过甚,并小儿渴疾方。

狗胆猪胆(各一枚)

上件狗胆并入猪胆内阴干,候堪丸,即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以麝香汤下二丸,小儿半丸。

茅先生治小儿诸渴龙涎膏方

上用阴林下大螺不以多少,去壳烂研,入尽粉看与其螺一样多,入脑少许同研,滴水为丸○此大,每服十丸、十四丸,用枇杷叶火炙去毛,浓煎汤吞下,以药丸悬起当风处吹极久甚妙。

茅先生治小儿诸渴及疳渴,及解诸般热。胡黄连散方

黄连麦门冬子 干葛 元参甘草(炙)枇杷叶(炙去毛)

上各等分为末。每服一钱,水七分一盏,生姜一片,同煎五分后放蜜三、五滴,同煎至四分,温服。如无龙涎膏,此药大妙。(方在前。)

《婴孺》治小儿夏天服药大下后,胃中虚热,渴欲饮水。麦门冬汤方麦门冬(去心)甘草龙骨(各四分)枳实(炙)黄芩茯苓人参(各三分)

上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半,为三服。服此汤后渴不瘥,取水芹煮浓汁饮之,间汤汤服之。甚者,恣意与之服。

《婴孺》治小儿渴不止方。

上取冬瓜炮过,杵、绞汁一升,量大小与之服。

《婴孺》治小儿壮热渴兼呕不止。芦根饮子方

芦根(切,五合) 淡竹青皮人参(各八分)桔梗(五分)知母(十分)粟米(三合)

上以水五升,煮之一升半。量儿大小与之服。

《婴孺》治小儿热渴,或吐下后虚热渴。栝蒌汤方

栝蒌(五分)黄芩(三分)知母芦根(各二分) 生米(一合) 生麦门冬(三分,去心)

上切,以水五升,煮二升,如饮浆水度服之。

《婴孺》治小儿夏天服药大下后,胃中虚热,渴唯饮水。麦门冬麦门冬(四分,去心)甘草黄芩(各三分)龙胆(二分) 干葛(六分)

上以水四升半,未食,温分三服。服此不瘥,取水芹煮浓汁恣与饮,勿禁节之。

《婴童宝鉴》治小儿渴不止,腹急身热。浮水散方蜗牛(二、七个,甘草水洗)草龙胆(一两,末。以蜗牛搜作饼子后阴干)

上件为末。每服一捻许,浮水与饮,只一服效。

《小方脉》论治渴先下淋药方。郁金滑石(各一两) 旱莲子(半两)

上件为末。每服半钱,煎葱汤调下,急进三服凉心药。

《小方脉》论欲止渴,以凉心脏药方。

乌贼鱼骨 海浮石(各一两)蒲黄(炒,半两)

上件为末。每服半钱,用枇杷叶煎汤下。

《庄氏家传》∶小儿疳渴及大人酒渴方。枇杷叶(去毛,炙赤者)甘草(炙)干姜(炮) 桑白皮上等分为末。每服一钱,熟水调服。

《庄氏家传》∶小儿因疾而致渴甚者,疾未除不免与水,水须入乌梅、陈小麦煎,水与虽多饮无害,即化入小便而出,不攻大肠矣。

《庄氏家传》治小儿渴疾方。龙胆(半两洗,生为末)熊胆(一钱) 托胎(五个,生、细研)

上件三味一处。每服一字,用井花水三合调下。

《孔氏家传》治小儿消渴方。

上取熟瓜,切作二片;去青并子,用手取瓤,以水调瓜瓤饮之立愈。

《吉氏家传》治小儿虚渴方。藿香甘草(炙) 马牙硝苦参(各一钱) 干葛(二钱)

上件为末。每服一钱,水五分,煎至四分,温服。

《吉氏家传》治虚渴。调中散方人参白术(各半钱)肉桂犀角藿香甘草(炙。各一钱)

上件为末。每服半钱,枣汤调下。

《吉氏家传》∶润肺止渴。紫苏丸方紫苏白梅肉(各五两) 官桂(三分)

上件为末,炼蜜丸如鸡头大。每服一丸,含化。

《吉氏家传》治渴涂唇。瑞莲膏方

莲子浮石干葛海螵蛸蒲黄(各等分)

上件为末,炼蜜为膏,逐时丸如绿豆大。极渴煎枇杷叶汤下,看儿大小加减。小渴可只涂唇上。

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小儿、大人渴方。

上用枇杷叶三两去毛烧灰,为灰汁,要一大盏,入桑白皮二寸同煎七分温服。日五、七服。

长沙医者郑愈传治渴不止。莲房饮子方莲房紫苏干葛(各一分)木香(一分)甘草(炙)草果子(各三分)

上为粗末。以水一碗,煎至七分,滤滓温服。

《圣惠》灸治小儿饮水不渴,面目黄者,只阳刚二穴各一壮,在第十椎下两傍各三寸陷者中。炷如小麦大。